●郑天佑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跨过磨滩沁河大桥,进入阳城境内首个村庄历史文化名村月院。像是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精致盆景,村后地貌如月,村前田园丰美,古称“月圆”演变为“月院”。青山怀抱,危峰耸峙,植被葱郁,百鸟争鸣,百姓勤劳,传说美丽。仰望四周红叶点缀,山高天窄,月亮或许真的会从月院升起。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溯河曲径通幽,在东冶镇独泉村西南附近隧道探出头来。左手方向不远的枪杆村,是晋豫区党委召开军事会议、邓小平作重要讲话的地方,太岳报人魏凤璋在此牺牲。房前屋后青石板上,晾晒着金黄的软谷,火红的辣椒,肥胖的花生,雪白的棉花,偶有鸡鸣犬吠,一派祥和景象。进后山穿过望莽洞,蟒河山水历历在目,汽笛声声震荡山谷,游客观光者一拨跟着一拨。山坡上青绿植被百分之百,山萸树硕果累累,火样鲜红。隧道右手方向是独泉和上节村,抗战英烈谢新润的家乡,1942年2月,八路军太岳南进支队在寨上高地全歼阎锡山系县政府,再度开辟晋豫区就此打开局面,为阳城又一党史教育基地。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顺河西北行8里,到达县境南部西冶村,这是涧河唯一的冲积小平原。抗战时期八路军某部在此休整,为村里开渠引水,群众竖碑赞曰“勋劳播世”。村西路旁一座小小的烈士墓园,水渠设计者李盛林、张汉三两烈士在此长眠。该村内有阳城境南最大的汤王庙,1942年县抗日游击大队成立之地;风雨剥蚀年久失修,村民捐款百万,主要建筑得以恢复。西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脉兴旺,教育为本;剧团走俏,民风淳朴,铁艺一流,人才辈出;古木参天,群山拱卫,石桥飞架,交通便捷;五行转妆,别具一格,为县境南部一大粮棉、蔬菜、蚕桑、水果生产基地。顺涧河北侧西行,西冶水库波光粼粼。皇城相府在泥河开发旅游景区,设施设备堪称一流。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与西蟒路在此神交。沿西蟒路前行,蟒河奇观渐次展开。蟒河之山秀气,秀中见奇,奇中见险,望蟒孤峰一柱冲天,有诗赞曰“遥从天际望晴空,望蟒孤峰气势雄。”蟒河之水少澎湃之状,多精致婉约,蟒河源头流银泻玉,终年不竭;随处可见黑龙潭、白龙汪、黄龙池、水帘洞、小瀑布、秀珍岛。蟒河之猴精灵,或成群结队,或单枪匹马,或龇牙咧嘴,或温文尔雅,讨要吃食不依不饶,攀水面枝头带起涟漪。蟒河之树珍奇,青檀、山茱萸、红豆杉姿态各异。蟒河山茱萸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多重美好意义,1.4万亩42万余株山萸系列产品走俏,是当地群众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蟒河因此成为省级专业镇。
穿过小尖山隧道进入横河镇,静谧山庄客满为患,骑行小镇人声鼎沸;任你饱览析城山,登临小尖山,远眺鳌背深山老林,观望云蒙雾中倩影;盘亭列嶂千峰竞秀,大乐岭上仙境神秘,植物王国名目繁多,动物世界珍禽异兽。盘古开天辟地、伏羲演绎八卦、女娲造人补天、愚公移山、嫘祖养蚕、商汤祷雨等优秀传统文化口口相传。晋豫边抗日纪念馆是农村包围城市太岳版本,武装抗日救国阳城篇章在此重现,红色抗战文化魅力四射。
画家圪塔地势略为开阔,奇山秀水可与横河媲美。时有美术学院师生在此实地写生教学,山水灵动的绝佳画作挂满沿街墙壁。来此享受假期的游客三五成群怡然自得,不时连连拍照,几位老外操着外语,双手比划,赞不绝口。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城段全长166公里,主线97公里,惠及36个行政村和104个自然庄。暮色之中在蟒河、横河、河北交汇处观景台上远望,远处群山奔腾,近处灯火万家,耳旁松涛阵阵,脚下四通八达。此番打卡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收获满满,实在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