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第04版:

悠然阳城:参差绿到大江边

●成 平

益民之德,康以邦本。中华文明是基于农村的农耕文明,过去数年的城镇化发展,已使百分之五六十的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但我们的根基和依赖仍然在农村。如果一个国家本身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国家所有的发展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基础都会是脆弱的。

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分类施策,深化生态文明的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走向生态化、有机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民生品质,减少低质量重复建设的浪费,避免热火朝天过后的沉寂和清冷,让心灵熨贴乡愁,让生命回归本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先决条件,“厕所革命”是其中一项重要系统工程。我县科学规划,充分考量基础设施、经济走廊、村情民情,结合三河流域和农村污水治理,围绕太行一号、沁河经济等项目布局,建立激励机制,提升“一心、四口、四带、百园、百村”生态绿化品质,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考核奖补,购置各类抽渣车辆,并出台制度完善后续管护,202个村庄由脏、乱、差,蜕变洁、净、美。目前全县乡镇镇区及主要河流沿线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7个乡镇百余行政村集中供热全覆盖。2023年,我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大力推进县域河流治理,打造沿流域农村绿色经济带。沁灌流域的污水处理,通过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依据地形地势,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将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厂区加以处理。芦苇河是沁河的一级支流,全长50公里,流经县域约14公里,是全县人口和工业主要分布流域。芦苇河以河布厂,在阳城段布局町店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万吨生活污水。芦苇河由厂连村,收集处理町店镇、芹池镇及寺头乡,沿河35个村庄25000人的生活污水。

同为沁河一级支流的濩泽河,发源于沁水历山北麓的小河湾,全长72公里,县境长约56.6公里。我县浓墨重彩,描绘濩泽河环绕县域的水生态景观区,着力打造濩泽河城郊结合部生态休闲区。濩泽河流域的重点整治和修复,北方山城,青山苍苍、碧水泱泱、鱼虾戏水、禽鸣鸟翔的自然生态景观,指日可待。

绿色发展,使环境成为乡村正向增值的最大财富。文化传承,用文旅融合留住绵延乡愁。产业繁荣,助推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围绕“东方古堡、人间晋城”核心主题,东方古堡示范廊带创建,涉及润城和北留的两镇十村,共拆除腾退建设用地510.2亩。做精、做大、做强旅游、演艺、康养、民宿等多种业态,做足做靓润湖、古渡、洎水湾缓洪区、华阳山森林、紫微山森林五大生态公园和沁河先行区段慢行系统工程,打造韵味深厚,属于南太行风情的东方古堡群落。深入打造“骑士牧歌·动感横河”“太行茱萸·康养蟒河”“红色境界·魅力东冶”三个精品片区;皇城相府景区品质提升工程,总投资9.8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9亿元;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先行区,谋划项目 8个、总投资2.6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同时,设立2亿元陶瓷产业发展基金,扶持陶瓷企业发展壮大;设立1亿元文旅康养发展基金和8000万元宣传经费,加快创建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设立5000万元蚕桑产业发展基金,加快打造省级“蚕桑专业镇”;设立乡镇产业发展奖励资金,奖补“一村一产业”项目。

产业是经济之本。主导产业煤炭、电力、煤层气,优势产业陶瓷、蚕桑、文旅康养,新兴产业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加工制造。三驾马车,三大产业体系,稳健快速带领县域经济飞驰前行。

“一缕山间月,清发祗留贤禅思报恩。”煤炭产业解决2.7万人就业,蚕桑年综合产值3亿元,陶瓷“乔家窑”入选“中华老字号”。陶瓷琉璃、蚕桑成功入选市级十大专业镇。2024年“五一”前,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顺利开园,皇城相府大景区如期迎客。第三届中国旅游行业未来发展峰会上,我县被授予“高质量发展旅游休闲康养名县”荣誉称号。

我县建设省级文明乡镇2个、文明村9个,国家级文明村5个。公共服务倾斜农村,实现一村一标准卫生室,至少一名合格村医全覆盖,医保就医结算信息系统村卫生所全覆盖;建成养老机构15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20所,全面满足特困供养人员和社会老人养老需求;建设5G基站871座,实现乡镇网络全覆盖。阳城县荣获全省养老服务“431”工程模范县。凤城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连续11年走在省市前列。

千山染青黛,万峰绕白云。

我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通过省级评审。九女仙湖入围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4个村获得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10个村获得省级美丽休闲乡村。润城生态先行区“千亩荷塘十里画廊”,生态宜居、业态丰富、共治共享。红萸蟒河风景秀美,山逢水连,民风和谐,茱萸湾省级旅游度假区,成为新兴的富民产业。大析城山景区、画家圪塔小镇、水墨横河盘亭古街和山野村居,吸引万千文人墨客写生旅居……美丽乡村,梦里老家。屋舍半亩空旷地,一半莳花,一半种菜。几只生蛋鸡,一只可爱猫。木窗竹榻,舒纸落笔,花前灯下,一卷陶然。

习总书记“见新见绿”指示精神,深深烙印在老区人民心上,它始终是县域发展经济的根本遵循。全县人民定眼“新”和“绿”,牢记“两山理论”,策鞭杖犁,砥砺奋进,使昔日煤炭之乡,发生了美丽蜕变。

濩泽河,阳城的母亲河,河水宛若光洁丝带穿城而过,十座壮美的现代化桥梁横跨两岸。柏油马路通衢宽敞,环绕县城。数十千米城市绿道,将骏马岭、美韵、凤西、虎头山、东坡头、阳高泉六大城郊森林公园贯通串联,周边的居民都能在五百米范围内到达公园。城市绿道休憩生态圈、田园经济生态圈、工业经济生态圈、田园景观廊道和快速通道、贯通东西的桑田大道、直达南北的凤凰大道……沿线绿化工程逐步完善。嘉树繁花,摇曳绽放。绿色沉醉,星星点点,融合成荫,将山城县域装扮成了森林环抱里的花园城市。阳城,将再现“万山拱翠,三水抱城,烟树楼台高于雉堞。”清同治版《阳城县志》的诗意画卷。

县城东门广场、四馆一院、体育场、阳阿广场、昆仑公园,这些建筑风格独具魅力的宽阔公共开放场地,篮球队、暴走队、红歌队、毽子队、体操队、广场舞、太极拳……各种民间团体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外地游客羡慕不已:“你们阳城人,是真正的幸福啊!”

全力推动产业转型,纵深推进“千万工程”建设,深化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理念,已成为新时代阳城的主旋律。县域经济,强劲构建北煤炭、东文旅、中工商、西农牧、南林果的产业发展格局,农民将就地过上富足、现代、文明的乡居生活。美丽家园,未来可期。

故土是万乐之源。民本思想,可以视作一切的出发点。家国情怀,从来都是中国人的远方和目标。“人民至上”贯穿始终,“家国情怀”付诸行动。闲暇当然是一种幸福,但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阳城的“千万工程”仍然在精雕细刻。“衣食住行”基础层面上的小康,快速缩短与发达社会的距离,接下来的漫漫征途,尚需全力奔赴。

一线一主题,一片一特色,一村一韵味,一点一景观。宜居宜业的村庄,山水相亲,颜值惊艳。共享共富的家园,美美与共,惠风和畅。县委县政府“一核四带十片区,见新见绿见未来”的宏远布局,正以蓬勃的万钧之力,在析城脚下、濩泽大地、百里沁河,在雄奇巍峨的青山绿水间,擘画一幅幅悠然阳城山居图。

2024-11-27 2 2 今日阳城 content_6467.html 1 悠然阳城:参差绿到大江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