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村卫生室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根本保障,也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医疗服务机构,在农村医疗保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合行政村撤并和“一个行政村一所卫生室”原则,仅“所”改“室”一字变动,我县辖区今年就涉及村卫生所335所变更延续和132个注销。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坚持在服务上下功夫,统筹运用多种审批服务创新举措,短短二十个工作日加班加点提前圆满完成所有工作任务。
一是服务前置,在“清”上下功夫,摸清底数提前预判。对全县基层卫生所进行了摸底,共有467所卫生所需办理此次名称变更和注销审批,且全县卫生所执业许可证有效期均集中在三月中下旬到期。二是服务深入,在“通”上下功夫,部门沟通合理安排。针对变更和延续时间相近问题,工作人员积极与卫健局沟通协调,运用“极简审批”模式将变更与延续合并办理,卫健部门一次签署意见,审批部门一次办结。三是服务提质,在“多”上下功夫,窗口有序无差别受理。根据乡镇特点和业务量,改由1个窗口受理为前台9个窗口无差别受理,大大减少群众等待时间。同时加强对窗口人员就医疗机构变更、延续、注销中的重点、难点、共性问题培训,提升服务百姓能力。四是服务延时,在“暖”上下功夫,高效运转加班加点。因行政村撤并,医疗机构变更除名称变更外,多数还涉及地址、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变更,全县数量多情况杂。面对不同业务不同问题,审批人员不厌其烦,耐心解答,特殊问题及时研究讨论决定,上班时间马不停蹄审件出证,下班后加班加点整理完善查漏补缺,保证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张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