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4日
第04版:04

红色文化涵养廉洁力量

——走进太岳烈士陵园

清以正风、廉以养德。为全面推动清廉阳城建设,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县纪委监委和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创办《清风徐来》栏目,旨在深挖本土资源,厚植廉洁基因,打造清廉地标,弘扬清风正气,让清廉意识融入濩泽儿女的精神血脉,让廉洁文化如春风化雨,成风化人。本报今天刊发第四期,《红色文化涵养廉洁力量》——走进太岳烈士陵园

在县城中心有一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太岳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127位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牺牲的革命烈士,他们是历史永不褪色的革命印迹,更是镌刻在我们脑海中永不忘却的红色记忆。

太岳革命纪念馆位于太岳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67平方米,其中序厅394平方米,西展厅 85平方米,东展厅 88平方米。来到太岳革命纪念馆,整个展厅向我们展示的是太岳革命根据地1937年到1949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展厅分为抗战先锋、风雨征途、砥柱中流、众志成城、翻天覆地、胜利凯歌六个单元,充分展示了太岳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无私无畏、浴血奋战、赤胆忠心、英勇抗敌,谱写的彪炳青史的辉煌篇章。

太岳革命根据地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轫于山西的太岳山脉而得名。太岳革命根据地,是联络华北、西北与中原的纽带,是人民解放军打破国民党军队进攻、保卫延安、挺进豫陕鄂、逐鹿中原和解放山西的战略支撑点与出发地之一,是华北敌后具有独立战略地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鼎盛时期辖47县(市)、423万人口,面积4.5万平方公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而阳城作为“太岳首府、红色摇篮”,先后有1.6万名青年参军,7.7万名民兵支前远征,700多名干部被派往外地。

纪念馆上方是一片红色的天空,象征着太岳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始终高举红色旗帜,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红色篇章。墙上的8块浮雕展示的是太岳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1939年12月,随着山西各地被日军逐步侵略,阎锡山等反动派动摇了抗日的信念,把矛头指向共产党、决死队、牺盟会和抗日政权。他们疯狂活动,大肆搜捕、残杀共产党员。在“十二月事变”中,阳城有1000多名共产党员、抗日干部和进步人士被抓捕、绑架、毒打,其中有130多人被关押,临涧村共产党员卫金瑞、东凡村共产党员宋双成、台头村抗日干部吉金和等10多名共产党员、抗日干部被残忍杀害,还有10余人下落不明。

在纪念馆里,透过这生动形象的图案、栩栩如生的浮雕,我们仿佛看到了广大军民在十二年奋斗历程中捐躯疆场、血染铁窗;仿佛看到了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里、在炮火之中、在山窝农家,枪杆会议、上河会议,一次次制定方略、匡定局面;仿佛看到了江涛等24位同志在阳城析城山下的秋川河一带壮烈牺牲的场景。

抗战胜利后,太岳区行署、太岳军区迁至阳城县,为纪念在战争中英勇献身的太岳区的烈士们,阳城县人民政府于1946年修建太岳烈士陵园。整个陵园以烈士纪念亭为中心,纪念碑上镌刻着太岳军区党委、太岳行政公署、太岳军区直属机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127位烈士的名字。

这127名烈士,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广东、安徽,还有山西各地,他们将自己宝贵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但今天的我们依然不会忘记长眠在此的每一位英雄们。就像陵园中参天蔽日的松柏,日夜静静守护着他们,向每一位来到烈士陵园的人们讲述着他们的英雄故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太岳烈士陵园先后被确定为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县青少年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市、县廉政教育基地和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祭英烈,革命星火代代传。让我们以史为鉴,勇毅前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将千古流芳,永照后人!

·晨 曦·

2023-04-14 ——走进太岳烈士陵园 2 2 今日阳城 content_5274.html 1 红色文化涵养廉洁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