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
第03版:03

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白 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立足根本、掌控全局、着眼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回归发展的本源,实现最大多数人的社会效用最大化。2012年11月15日,面对中外记者,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以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新时代答卷起笔;10年后,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全党庄严宣示要“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个“需要”不是一般需要,而是“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需求质的变化。高质量发展聚焦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文化含量,将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二、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兵团作战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高质量发展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将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世界经济史看,近代以来,但凡大国崛起必定深度参与甚至引领过技术革命。十八世纪的英国在完成第一次技术革命后进入日不落帝国时代;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美、德抓住机遇,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崛起。二战后,不少国家或地区开始追赶两次技术革命,在一定时期内出现过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最后只有少数后发国家或地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经济发展腾飞,跻身经济强国或地区行列。从成功实现经济发展腾飞的国家或地区来看,往往是紧紧抓住新的技术革命机遇,最终实现了发展新跨越。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步兴起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相结合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中国要抓住这次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赶超契机,深度参与甚至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前瞻性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的技术革命中获得竞争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

三、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从领域看,高质量发展“不能有短板”。高质量发展,核心是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但不等同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它应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包括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新要求。与之对应,发展的重点也由物质生产拓展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

从空间看,高质量发展“一个都不能少”。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顾名思义,包括全部地区的人民,只有全部地区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才能真正落地。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不分地域的,它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时间看,高质量发展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现阶段,我国生产函数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面临的约束明显增多,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接近上限,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过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主要解决的是量的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必须解决好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因此,高质量发展并不是我们为了应对全球逆流、经济低迷而作出的“临时举措”,而是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选择,是发展理念的“破圈”,是发展方式的“升级”,是发展动力的“换挡”,是发展目标的“迭代”,必须长期坚持、持续推动、久久为功。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总而言之,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面向未来,在奔赴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中,高质量发展是必经关口、关键一招。 (作者系县委党校教师)

2023-04-07 ●白 丽 2 2 今日阳城 content_5194.html 1 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