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记载,“桑林,汤祷雨处。”3600多年前,汤帝即位不久,持续七年大旱,整整五年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爱民如子的汤帝于桑林祷雨,太卜占之,当以活人为祭。汤闻,遂斋戒、剪发、断爪,素车白马,身婴白茅,以为牺牲,祷于桑林之野。以六事自责而问于天,言未已,大雨方数千里。
汤帝以民为天,为了百姓的生计而牺牲自己,焚身祭天,由此而诞生“大濩之乐”“森林之舞”,成为商代重要的国之礼乐。而今数千年已过,商汤祷雨的这片热土,依然焕发着别样的光芒,桑林遗泽,惠及万世,森林之舞,翩跹不绝,成为阳城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特有的生态文化。
资源天成,自然馈赠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北依太岳,南俯中原。全县国土总面积287.83万亩,森林面积134.5万亩,森林覆盖率46.63%,森林蓄积量达310万立方米。全县林地面积165.8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63%。林木绿化率达到51.43%。
目之所及皆有山,山之所在必成林,上天恩赐的1200平方公里自然生态和集“山水田林湖谷”于一体的南太行风光让人心驰神往:从县城六大森林公园到杨柏山大峡谷的郁郁葱葱;从商汤祷雨的析城山到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的“华北小桂林”蟒河,阳城用最真实的苍翠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全民参与,生态治理
近年来,阳城县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植于各项工作之中,“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坚持减煤、治污、降尘、管车、控烟“五管齐下”,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06天,占比83.8%;综合污染指数4.09,降幅16.2%。投资23亿元对沁河、濩泽河、芦苇河三大河流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水质均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实现清水复流;投资4.2亿元率先启动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 “以河布厂、由厂连村、站池兜底、工程保障”的总体思路,建成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5座、小型污水处理站20个,铺设污水管网258公里,231个村31.6万人口的生活污水达到治理,成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典型范例”。
按照“公园城市,精致山城”的定位,环县城建成667万平方米的六大森林公园和80公里的生态绿道,县城绿化率达到43.7%。此外,全县范围内分类推进村庄规划,持续实施垃圾不落地工程、田园清洁工程、农村气化工程,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走在全省前列。
见新见绿,森林之城
2009年5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阳城调研时,提出了“见新见绿”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造林增绿、绿色增收、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全力开展“生态阳城”行动,按照点上增景、线上增色、面上增绿的布局定位,综合施实施阳西互通立交绿化、三公园一绿道、裸露地绿化治理、园林地标景观建设、多彩花海工程、凤西生态公园提质改造、荪庄桥——石洼沟桥城市道路绿化、濩泽河县城段一级平台维修改造城景建设等工程;新建和提升蟒河自然保护区、皇城相府生态园、蟒河山茱萸、寺头蚕桑文化馆、演礼中药材科普园示范基地等9处科普教育基地。
按照“春天是花带、夏天是林荫带、秋天是果带、一年四季都是生物隔离带”建设要求,在太行一号风景线、阳蟒高速和阳云、阳杨旅游公路沿线针叶林集中、易发生森林火灾的林缘周边50—100米范围内的弃耕地内实施营造阔叶或灌木经济树种,在打造重要交通沿线靓丽景观、促进富民增收的同时,形成一条阻隔火源的生物防火隔离带。
康养圣地,悠然阳城
近年来,阳城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康养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精准定位、突出特色,全力打造一批以休闲度假、康复疗养、避暑度夏、运动健身、书画写生等为主题的康养特色主题村落和高品质康养民宿,“天然氧吧”的天马山庄,“旅居后花园”牛心温,充满艺术气息的李圪塔艺术小镇,“五彩横河”骑栖小镇,更有历史悠久、极具特色的沁河古堡群,都让“悠然阳城、康养胜地”更加深入人心。
自商汤祷雨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炫动的森林之舞从未停歇。阳城,也在这炫动中,蓬勃向前,发展成为而今的康养之地,悠然之境。
山西首届森林旅游节开展在即,来阳城吧,森林的律动给你足够“向阳”而来的理由。
·王艳妮·
骑栖小镇 常 玥 摄